苏迪曼杯赛制分为四个级别,12支队伍参与夺杯,还有21支球队在另外三个级别各自为战。菲律宾队和以色列队第四级别的一场小组赛,虽然被安排在离记者席最远的5号场地,但以色列队参加混双的运动员却成了新闻人物:斯维特拉娜·齐尔伯曼和米沙·齐尔伯曼,他们是苏迪曼杯历史上第一对“母子组合”。
儿子米沙只有21岁,母亲斯维特拉娜则已经47岁高龄了。儿子米沙还兼项男单,男单比赛中母亲一看到儿子出错了,就会大声提醒。而在混双比赛中,米沙偶尔也会情不自禁地叫“妈妈”!两人默契十足。尽管男单和混双双双失利,但赛后,21岁的米沙对自己首次苏杯之旅还是感到兴奋。47岁的斯维特拉娜此时显示出了母亲的慈爱,她把儿子推向记者,示意多采访他,自己则静静地站在一旁,面带微笑地看着儿子,很温馨。
●每场用球最高1500
在刚刚结束的鹿特丹世乒赛上,我们看到了世界上最贵的乒乓球,每只价值30元。激战正酣的苏迪曼杯,我们又看到了世界上最贵的羽毛球,不仅每只造价超过30元,而且全部为非卖品。据悉,本届苏迪曼杯的比赛用球全部在日本制造。由于在挑选过程中需要剔除不合规格的鹅毛片,加上生产过程中的损耗,所以每个比赛用球的成本比较高。制造一个这样的“天价”羽毛球,至少需要8只鹅。苏迪曼杯目前每场比赛下来约消耗20个到50个球。在男单、女单、男双、女双以及混双5个单项中,双打的换球率比单打要高,而男双比赛消耗的羽毛球是最多的。
●傅海峰特制队服
细心的球迷会发现,傅海峰这次亮相苏迪曼杯穿的球衣左袖明显要比右袖短一大截,远远望去,一高一低,非常搞笑。傅海峰当然不会真的连衣袖长短都分不清,很明显,这件特殊战袍是为这位羽坛杀球速度最快的一哥量身定做的。
中国羽毛球队像林丹、鲍春来、汪鑫这样的左撇子有一堆,可是像傅海峰这样左臂明显比右臂粗的还不多。因为傅海峰的左臂大力扣杀实在太频繁了。一场男双比赛下来,不从后场跳起劈杀几十次,连观众都不肯放过他。
既然左臂比右臂粗得多,那左袖当然要更短更大,才能便于劈杀动作的发力。看样子,中国羽毛球队此次征战苏迪曼杯的球衣开始实现真正的量体裁衣和个性化设计。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创举,10多年前瑞士网球公主辛吉斯的球衣就曾经设计成一边长袖一边短袖,最终却因为设计思路太叛逆,很多人表示接受不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