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在自己家门口看过这么多的比赛,从来没有感受到北京有这样多的蓝天。奥运会就要闭幕了,留给我们精彩,留给我们回味,留给我们记忆,留给我们思考,也留给我们启迪。这是奥运会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体育见证历史,不仅见证我们国家的发展,也见证世界的变化。
此次北京奥运会中美女排大战,因教头分别是陈忠和和郎平而引人瞩目。24年前,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郎平率领中国姑娘以3∶0的成绩干脆利落地赢了美国女排,女排的拼搏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女排的成功,成为了一种集体记忆,铭刻在历史的年轮里。而中国女排的绝对主力郎平,如今成为美国女排征战中国女排的教练。绝大多数人以平常心接受这一戏剧性的变化,人们理解:这无疑证明我国排球力量的强大,因为迄今为止在国际担纲女排教练的只有意大利人和我们中国人。郎平的成功不独属于她个人,而是中国的一个有力的符号。
同时,不独郎平走出国门,在我们篮球、击剑、游泳、曲棍球许多项目里,也请来外国教练。在国际化的大趋势和背景下,体育已经成为了连接我们彼此的桥梁和相互融合的海洋,奥运会成为我们共同的节日。和平,进步,友谊,正是奥运会的宗旨;“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唱出的正是所有人的心情和追求,而这也正是奥林匹克的梦想。
刘翔退赛,无疑是此次奥运会的一大新闻,鸟巢八万人一片愕然之后的哑然和舆论的哗然。值得庆幸和宽慰的是,我们对于刘翔的理解,表达我们对金牌的理解,更为达观和宽容。
我们观看比赛的心情与心态和以前已经大不一样。以往金牌上承载着爱国激情、民族精神,曾经让我们振奋,却也使其超重。对比今日的刘翔,当年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拿到铜牌,而仅仅因为没有拿到金牌,在上海他家里的窗玻璃就被砸,并被投掷垃圾。如今,从借助体育浇自己心中之块垒一般的宣泄,到尽情享受体育回归体育之本位,不正体现了我们的金牌文化有了改观,以及我们的胸怀开放和包容,我们对体育认知的提升吗?不正体现我们国家和国民的进步、成熟和发展?不正体现我们所追求的奥林匹克精神吗?
奥运会的日子,北京变得文化味道越发的浓郁。来自全国琳琅满目的各种文艺演出,争奇斗艳。
看中国古老的剧种,才吻合古奥林匹克之风,因为当年在古代奥运会上,体育的比赛和戏剧的演出是同时进行的,看跑步者和掷铁饼者,是和看埃斯库罗斯等人的戏剧交错进行的。看“中国记忆”展览,来自全国各大博物馆的国宝级的展品,和古奥林匹克运动的悠悠历史相匹配。应该感谢奥运会,只有它才有这样的力量,不仅让我们在自己家门口看奥运会上那么多大腕云集的精彩比赛,还让我们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从本质而言,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的盛会,更是一种文化的结晶和彰显;超越在金牌之上的,是文化的交流、碰撞与人之间心灵的融会,是民间底层更真实深刻的体味、感悟与交融,找到彼此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依此加强相互之间对于了解和理解的渴望,搭设其交流的平台和桥梁,使得世界不同国家、民族、种族、肤色、信仰的人们,在奥运会期间成为真正融合的大家庭。这样的超越与交融,使得赛场内外彼此相通,让体育和文化相互促进,成为我们的一种理想飞翔的一对翅膀。也许,这才是体育的力量,是奥运会的力量吧?
每一枚金牌后面都有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没有夺得金牌的运动员也都有动人的故事。
33岁中国的张宁,夺得羽毛球女子单打金牌;38岁罗马尼亚的托梅斯库·迪塔马拉松比赛夺金;41岁美国的托雷斯连获三枚游泳银牌;43岁瑞典的佩尔森曾经和中国几代乒乓球国手对阵,又出现在争夺铜牌的赛场……和那些年轻得轻舞飞扬的运动员相比,他们的脸上已经显出明显而令人心痛的沧桑,岁月无情地在生命上刻下痕迹。这样年龄,他们完全可以选择退役,但他们选择的是挑战自己。
并不是什么人都敢于挑战自己,也敢于挑战面对自己强悍的客观世界的。范蠡乘舟,退隐江湖,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自然是一种人生的也是体育的态度;廉颇不老,执著疆场,花好月圆之后,激流勇进,同样也是一种人生和体育的态度,而且是更为值得尊敬的境界。前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功臣;后者,我们则要赞美为英雄。因为长闲有酒,一溪风月共清明,固然是一种不错的诱惑;老去情怀,犹作天涯万里梦,却是他们更执意的追求。因为他们不可为而为之,在向自己挑战,向极限挑战,在向更高更快更强进军,而这正是奥林匹克的精神。
奥运会的赛场上,总会出现意外,陌生而年轻的名字总会让我们眼前一亮。中国突然冒出个24岁的仲满,连闯五关,英气逼人,剑锋裁云,勇夺男子佩剑金牌,成为了拯救中国剑坛于危难之际的英雄。牙买加突然冒出一个旷世奇才22岁的博尔特,闪电一样奔向终点,人们还没有回过味来,他已经拍打着自己的胸膛,回眸一笑,惊鸿一瞥,把百米和200米的世界纪录甩在身后了。
这样新鲜犹如晨露一样年轻的名字,在水立方创造奇迹的刘子歌和焦刘阳,勇夺女子200米蝶泳的金牌银牌,并都打破了世界纪录。跳水小将陈若琳、蹦床小将何雯娜、体操小将肖恩·约翰逊、篮球小将卢比奥……多少个灿若星花的年轻名字,让我们看到奇迹的诞生,能够使草根开花、竖子成名,而让我们慨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体育所给予我们在现实中所没有或少有的慰藉和憧憬,就是不看资历不看年龄不看主席台上的位置,也不看同老年斑一样累累的荣誉奖章,而只看青春的实力。奥运会赛场上就是这样演绎着进化论,给予青春才华竞争一个最为公正公平公开的舞台。这不仅仅是奥林匹克的精神内容之一,还给予我们情感的激发,而且对我们还有体育之外更为丰富的启迪:那就是谁赢得青春,谁就赢得胜利;敢于启用年轻的面孔,就等于叩响了未来之门。
中国体操小伙子们终于夺回了在雅典奥运会失去的那块含金量最重的团体金牌,中国女曲的姑娘们终于在艰苦奋斗9年之后夺得了来之不易的银牌,美国的神奇的飞鱼菲尔普斯终于夺得八金创造了奥运史上的奇迹,意大利的男子汉施瓦策为了死去的父亲终于夺得了50公里竞走的金牌……无数个这样的英雄,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等一个轮回四年,精卫衔木一般,一点点衔来,才将这四年长路上长满的荆棘变为胜利的花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理想的光芒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看到他们为追求理想而奋斗的精神的可贵性。
奥林匹克精神,首先是一种理想,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指出:“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的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而这样一种美好而伟大的理想彼岸,是需要超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信仰;是需要通过公平竞争、平等机会、和平友谊、团结协作,才能够抵达的。奥运会给予我们这样一次机会,让我们不仅仅拥有了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能力、为现代奥林匹克做贡献的机会,也让我们的北京有了一个和世界相互沟通和理解的路径和平台。
奥运会的这一普世性,创造了这样一个文化氛围、精神境界和交流语境,让世界通过奥运会认识我们,理解我们;也让我们通过奥运会认知体育,融入世界大家庭,理解他人,补充和整合我们自己,以我们的姿态和胸怀以及努力,接近这一全世界共同的理想。在经济利益至上、权钱交易腐败,而鄙薄崇高淡薄理想的现实生活里,奥运会让我们在仰望圣火燃烧时刻,看到了世界的广阔,看到世界不同民族神奇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看到全世界人民对这一理想的奋斗,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理想的美好